不过,一位接近中化的消息人士向本刊记者表示,中化内部有意见认为,Potash是想借中国公司竞标抬价,缺乏合作诚意,单凭中化一家实力,光靠银行贷款也很难吞下Potash。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8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8月份我国年综合耗能万吨标准煤及以上重点用能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0.47%,预计全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6%左右,再经过四季度的努力,十一五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有望如期完成。明确要求限期更换仍在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落后的高耗能机电设备。
对不达标企业责令立即停产改造,改造无望或经改造仍不达标的企业要列入淘汰名单。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工业节能形势急转直下,今年一季度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同比上升了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也上升0.38%。二是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截至9月底,各地已基本完成淘汰落后产能关停任务。总结推广节能减排先进经验,推广行业节能减排先进技术。
国家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安排,把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作为主要方向,把重点节能技术推广作为支持重点。一是坚决完成淘汰落后产能各项任务,采取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等一系列综合措施今天我们碰到的大量两难问题,基本上都是发展中的两难、成长中的两难。
单就人民币汇率问题,近来一再升温。一个流传最为久远的命题,一家人摆渡过河,老婆和老娘同时掉入水中,先救谁?两难。再就是那句滥觞的名言:自古忠孝两难全。为国尽忠便无法为家尽孝,为家尽孝只好舍弃为国尽忠,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也就常使英雄泪满巾。
自从温总理挑明两难选择的决策压力后,学术界和舆论开始尝试梳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迫切的两难清单,广为流传的有所谓十二个两难。5月在天津调研时,温总理再次表示,当前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不少。
不仅如此,电价改革、水价改革、成品油价改革、天然气价改革也面临两难:方案一大堆,可行性研究一次又一次,却迟迟不敢决策,因为迟迟等不来窗口。作者为《瞭望》新闻周刊编委、高级编辑。越过这些两难,中国的发展会更快,中国人的生活会更好。对于这个清单,可能见仁见智,但它基本上涵盖了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
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矛盾,也就到处都有两难。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加快改革,刻不容缓。目前,最受人们关注的还是宏观调控中决策的两难。应该说,从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宏观决策便面临大量两难选择,但由于当时的经济规模比较小,基数比较小,摊子比较小,包袱比较小,所以决策的难度相对小一些。
可是,大有大的难处,此言一点不假。资源价格改革长期滞后,已经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大拦路虎,成为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一次次死灰复燃的有力推手。
据说哲学有哲学的两难命题,心理学有心理学的两难定理。成功抵御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率先复苏,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很快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13亿人口的人均GDP增加到3600美元,一个全球性大国已经雏形初具。
然而,当国内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以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速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凸显,并以更加复杂的形式表现出来,两难选择大量涌现,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管理方式构成新的挑战。两难问题增多,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肯定。一曰人民币升值与不升值的冲突,二曰信贷投放规模收与放的冲突,三曰财政赤字与税负改革的冲突,四曰房价调控经济导向与民生导向的冲突,五曰扩大出口与重塑经济增长的冲突,六曰投资拉动与扩大就业的冲突,七曰地方债务化解中进与退的冲突,八曰资源价格改革与管理通胀的冲突,九曰短期决策与长期规划的冲突,十曰节能减排与重化工业发展的冲突,十一曰土地商业化与保护耕地的冲突,十二曰宽松货币政策与防范资产泡沫的冲突等。中国目前面临的大量两难问题,基本上都是发展中的两难,越过它们,发展会更快。人民币该不该升值?怎样升值?中国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如果人民币大幅升值,对于国内庞大的出口导向型产业,将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我说爱亦难恨亦难分作两半,有些人注定和寂寞相伴,有些人注定只能作伴。
其多米诺骨牌效应将严重冲击整个物价形势,甚至影响到全社会的安定和稳定,决策之难可想而知。如果保持目前的小幅升值模式,势必吸引更多的海外热钱涌入中国市场,给炒作人民币汇率提供不尽的想象空间
为应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双重挑战,两国企业在低碳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寻找合作机会。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其他国家与中国建立合作关系,印尼看到了两国在油气、煤炭、电力、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成就,希望扩大和中国在这些方面的合作。
他建议两国拓展能源合作领域、深化能源投资合作、扩大双边能源贸易、加大资源合作力度,以进一步加强两国能源合作。这是记者从目前正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的第四届中国-印度尼西亚能源论坛获得的消息。
两国能源合作近年不断深化和务实,在双方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两国积极探索基础设施投资、设备购买与能源贸易相结合等新的合作方式,在油气、电力、煤炭等领域的互利合作取得了新的成果,能源合作呈现良好的态势。中国与印尼两国有意加大双方能源合作力度,重点在低碳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寻找合作机会。论坛上,中国和印尼的企业不仅公布了双方合作的最新进展,还针对油气领域、老油田修复、印尼第二批1000万千瓦电站项目、核电、海底电缆、风能、太阳能等领域合作进行讨论。印尼政府正在能源领域推行改革。
本次论坛由中国国家能源局和印尼能源矿产部联合召开,共有来自两国政府和相关能源企业的200多位代表参加。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论坛上指出,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同为亚洲重要国家,彼此有着广泛的共识和共同的利益。
印尼国资委主任穆斯塔法·阿布巴卡表示,印尼和中国能源互补性强,近年来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得到提高这是记者从目前正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的第四届中国-印度尼西亚能源论坛获得的消息。
中国与印尼两国有意加大双方能源合作力度,重点在低碳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寻找合作机会。印尼政府正在能源领域推行改革。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其他国家与中国建立合作关系,印尼看到了两国在油气、煤炭、电力、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成就,希望扩大和中国在这些方面的合作。为应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双重挑战,两国企业在低碳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寻找合作机会。两国能源合作近年不断深化和务实,在双方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两国积极探索基础设施投资、设备购买与能源贸易相结合等新的合作方式,在油气、电力、煤炭等领域的互利合作取得了新的成果,能源合作呈现良好的态势。印尼国资委主任穆斯塔法·阿布巴卡表示,印尼和中国能源互补性强,近年来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得到提高。
他建议两国拓展能源合作领域、深化能源投资合作、扩大双边能源贸易、加大资源合作力度,以进一步加强两国能源合作。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论坛上指出,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同为亚洲重要国家,彼此有着广泛的共识和共同的利益。
本次论坛由中国国家能源局和印尼能源矿产部联合召开,共有来自两国政府和相关能源企业的200多位代表参加。论坛上,中国和印尼的企业不仅公布了双方合作的最新进展,还针对油气领域、老油田修复、印尼第二批1000万千瓦电站项目、核电、海底电缆、风能、太阳能等领域合作进行讨论
其中,汽车类增长34.9%,家具类增长38.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8.1%。第二产业增加值129325亿元,增长12.6%。